<色 . 戒 >, 是多年來最欣賞的電影 . 梁朝偉沒令人失望 , 湯唯和李安更是令驚喜 .
李安按足張愛玲的一字一句 , 並重點鋪設王佳芝和易先生的慾戲. 相信李安為這三場慾戲必是費盡思量 , 像裁縫為美人度身造旗袍 , 半吋不差 . 由<推手> , <喜宴>和<飲食男女>這三部曲開始 , 就像和李安有點通感 , 其後在香港上映的片子我都進場 , 至去年的<斷背山>差點令我眼眶的淚流下來 . 觀看<色 . 戒>後 , 這幾天李安都似在我耳邊說話......
<色 . 戒>這張愛玲的短篇我是在中四看過 , 枝節離奇 , 細講場景 , 故事因由來龍去脈卻只用幾句淡寫 , 像輕輕幾筆的素描草圖 , 現在李安在上面細畫著色 , 成了令人嘆服 . 李安接受西方戲劇教育 , 又在十分傳統的中國家庭長大 , 故其作品擁有西方戲劇原素 , 充滿矛盾 , 層次豐富 , 人物勾畫深入 , 有西方的皮 , 又有東方的骨 , 相信現在的華人大導中無人能拍出如此佳作.
"色"已成為"焦點" , 觀賞"點"和"蛋"可能是高賣座的其中原因. 這三場慾戲大膽不在露了什麼 , 亦不在令人狐疑是否"真刀真槍" , 而是在於表達了"肉慾生出感情" , 再者是女人因"肉慾生出對漢奸感情". 現在所謂的道德倫理觀 , 性要建基於真情上 , 每天都聽到宗教衛道之士說性獨立於愛就不道德 , 先有愛才有性等論調 , 永遠貶低肉體 , 高舉精神. 印度教內說肉體和精神是相互影響溝通的 , 而非用精神壓抑肉體 . 可能是人大了 , "經驗"多了 , 對於這種"肉慾生出感情"的狀態有了更深的體會.
"戒"是易先生和王佳芝要嚴守的 , 在這般腥風血雨 , 動盪不安的大時代 , 偶一不慎就要命赴黃泉 , 可是兩人都破"戒" , 真情暗生 , 是一個不能逃脫的悲慘結局 . 現在我們活在安平盛世 , "色"還可以有各式各樣 , 但"戒"就只有在電影戲內感受.
我想我是和李安站得很近 , 大家都曾經十分壓抑 , 外表卻是溫文和順 , 思想寬廣卻又感到世間矛盾重疊..........唯一可要說的是李安的電影令我得到一種的舒展 , 我會繼續看.
"戒"是易先生和王佳芝要嚴守的 , 在這般腥風血雨 , 動盪不安的大時代 , 偶一不慎就要命赴黃泉 , 可是兩人都破"戒" , 真情暗生 , 是一個不能逃脫的悲慘結局 . 現在我們活在安平盛世 , "色"還可以有各式各樣 , 但"戒"就只有在電影戲內感受.
我想我是和李安站得很近 , 大家都曾經十分壓抑 , 外表卻是溫文和順 , 思想寬廣卻又感到世間矛盾重疊..........唯一可要說的是李安的電影令我得到一種的舒展 , 我會繼續看.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